阅读历史 |

第222章 遇难(1 / 1)

加入书签

右相禀告的时候,声音都有些颤抖,一般八百里加急的都不会是什么好事,在太后寿宴上禀告噩耗,是触太后的霉头。

可消息都八百里加急送进京了,要太后的寿宴已经到尾声了,还能拖个一时半刻,可才进行到一半,右相可不敢耽搁,太后过寿重要,但朝廷大事更重要,万一耽误了大事,即便他是右相也担待不起。

殿内歌舞升平,觥筹交错。

右相一禀告皇上,歌舞管乐就都停了,大家面面相觑,有傅姝出事在前,心底都有些不好的预感。

沈菀坐在谢景衍身边,心情莫名有些紧张,前世眉州的噩耗是太后寿宴过后三天才送进京的,这一世怎么送来的这么快?

右相都觉得八百两加急需要立刻处理,太后寿宴可以暂缓片刻,皇上更不可能拖延,当即道,“呈上来。”

小公公退下,不多会儿,一侍卫高举八百两加急密信进殿,跪呈皇上。

右相接过装密信的竹筒,确定无误后,方才拆开,将竹筒里的奏折取出来,再由元公公呈给皇上过目。

皇上接过奏折,打开,才扫了一眼,眉头就皱紧了。

皇上眸光飞快的从奏折上扫过,皱紧的眉头在看到中间时,舒展了两分,往沈菀和谢景衍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,而后继续,看到最后,眉头拢成麻花。

太后道,“眉州出什么事了?”

皇上道,“眉州于五日前发生了一场地震。”

太后心往上一提,“严不严重?”

皇上道,“地震的大小比二十年前青州那次有过之无不及,且发生在夜里子时。”

本就安静的大殿,在听到皇上这话后,静的落针可闻。

文武百官们面面相觑。

太后寿宴,只有四品官才有资格携带家眷进宫赴宴,能做到四品官的至少也三十好几了,二十年前青州那场地震,就算不在朝堂,也应该听说过,死伤数万人,而且那还是发生在大白天。

眉州地震不比青州那次小,还发生在夜深人尽,大家都睡觉的时候,光是想想,文武百官们就不寒而栗了。

这会儿眉州只怕已经是人间地狱了。

等等。

皇上的神情好像没有那么悲愤和担心……

太后觉得这寿宴办的比不办还要糟心,傅姝出事就算了,眉州地震也赶上了,太后心力交瘁道,“眉州伤亡如何?”

皇上眸光再次扫向谢景衍和沈菀,然后道,“眉州这次地震,事先有所防备,伤亡应该可以控制在千人以内。”

……怎么还有千人遇难?

沈菀觉得这数字太大了,太后则欣慰道,“当年青州那场地震,死了上万人,受伤的更不少,眉州能把伤亡人数降到这么低,眉州官员功不可没,皇上一定要重重嘉奖……”

这话听的沈菀很不舒服,眉州官场几乎都是大皇子和茂国公的人,眉州地震后什么情况还不知道,太后不想着让皇上尽快派人去赈灾,就先替自己人讨上赏了。

皇上不等太后把话说完,直接就抬手把太后的话打断了,“眉州知府和几位要员都已经命丧此次地震中了。”

太后,“……”

太后脸色僵硬。

茂国公脸色大变。

文武百官们则一头雾水。

既然有所防备,把地震的损害降到了最低,怎么眉州知府和几位要员反倒死于这场地震了?

想到眉州粮仓被烧后,晋王怀疑粮仓走水不寻常,左相府四老爷站出来请旨去眉州查粮仓走水一案……

眉州知府的死是意外还是人为,还真不一定。

茂国公站起身来道,“天佑大楚,眉州这次地震,伤亡较轻,但眉州知府不幸遇难,需要尽快派遣一位知府前去主持赈灾事宜……”

不等茂国公说完,左相就道,“茂国公不必担心,舍弟奉命去眉州查粮仓走水案,眉州地震,知府遇难,舍弟自会肩负起知府之责。”

茂国公脸色很难看,左相想染指眉州官场,他绝不答应。

两人就在殿内争了起来。

皇上道,“都别争了,他们都遇难了。”

这话对左相和宋皇后无疑是晴天霹雳。

宋四老爷可不是什么庶出,是左相和宋皇后一母同胞的亲弟弟。

眉州知府是茂国公府老夫人的娘家侄儿,是茂国公的心腹,眉州粮仓走水,要涉嫌贪墨,倒卖粮草,只要罪证确凿,即便茂国公府是太后的娘家,皇上也不会姑息,贬去爵位都算是轻的,没有了茂国公府支持,大皇子孤木难支,就再没有和谢景殷争夺储君之位的实力了。

谢景殷能否扳倒大皇子就看能不能从眉州找到证据了,事关重大,必须得派最可靠的人去,宋皇后和左相后决定派宋四老爷去。

谁能想到这一去会是永别……

前几日抄佛经的时候,宋皇后就有些心绪不宁,她只当自己是被凌王妃算计了,心有不甘,却没想到是骨肉血亲之间的感应。

宋皇后眼泪涌出来。

大殿内再再再次陷入静谧。
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