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百六十九章 御用背锅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我这应该也是为世界和平添砖加瓦了吧……” 深藏功与名的孟浪心满意足的合上笔记本。 距离2025年还有7年,“三战世界线”的萌芽是必须扼杀在摇篮中的。 孟浪准备分两步走,一是示敌以弱,不能太过刺激夜魔族。 智慧生物不太可能舍易求难,只要让他们觉得自己的PlanA胜利在望,就不会太过急迫的转换思路,冒着暴露自己的风险打混合战争。 第二步是示敌以强。 自己所在阵营强大了,才能免遭受战争风险,这是一个简单而又直接的逻辑。 所谓盛极而衰,物极必反,一个国家的衰弱和崛起,都在遵循着古往今来亘古不变的更替规律。 不断衰弱,且内部工业空心化的大洋彼岸集团,显然不可能是拯救世界的最佳人选。 危难之际,唯有实业方能救国。 冉冉升起的超新星、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、超级工业国……这才是能够托举起自己的“巨人的肩膀”! “可重复使用液氧补燃循环发动机设计图”、“RD-180发动机钛合金配方”。 这两样资料涉及的,无一例外都是航空航天发展领域中的顶尖工业技术。 一个是可回收火箭的关键发动机设计技术。 另一个是超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合金材料技术。 第一个技术来源于大洋彼岸NASA下属某个不起眼子单位的绝密数据库,属于意外惊喜。 第二个则是来自北方大国动力机械科研生产联合体,大熊的网络防护风格都是这么粗犷且自信…… 华国航天科技虽然披荆斩棘,从无到有最后到世界第三。 但与老牌工业国家相比时间积累不足,顶级火箭发动机技术便是其中的短板。 RD-180发动机是北国火箭发动机王牌,被誉为工业奇迹。 虽然是诞生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产物,但是至今为止,也就仅有刚刚诞生不久的勐禽发动机在性能上能够超越。 就连大洋彼岸,都被这款发动机掐脖子掐了整整20年…… 降低卫星发射成本是个系统性工程。 孟浪虽然通过零解决了可回收火箭的“在线规划制导软件”。 但这只是解决了软件部分,硬件部分涉及到的顶级军工制造业技术,根本不是孟浪一个没有任何根基的人看几本书就能解决的。 他之所以留下的是这两份技术资料,也是在为将来的“卫星星座”计划做前置技术准备。 国内航空航天领域正在商业化,某种程度上,国家有的工业制品,他只要有钱就能买到。 由于技术封锁,国外的东西他却是有钱都买不到。 孟浪表示,这都是他们逼的…… 我不仅是金钱的搬运工,也可以是技术的…… 虽然目前为止的战斗全都是发生在地球,但是孟浪没有忘记,世界的未来在星辰大海! 从多集自传的字里行间,孟浪清晰的意识到,太空将是世界未来竞争的关键核心领域。 它不仅关乎通讯安全、情报安全,还和核威慑以及反导体系密切相关。 不管是在商业还是军事领域,甚至是大后期用来对付夜魔族,“卫星星座”计划都意义重大! 提到“卫星星座”计划,就不得不提到一家世界级公司—— “硅谷钢铁侠”马斯克·埃隆的太空叉(SpaX)。 刚刚提到的勐禽发动机,同样也是这家公司的手笔,据说对方还在研制更加先进的勐禽2。 可以说,不管是从软件还是硬件上来看,说太空叉公司掌握着全世界最先进的火箭发射技术,一点也不夸张! 平心而论,孟浪对钢铁侠这种实干型资本家并没有什么恶感。 然而无奈,科学是有国界的…… 2018年3月,太空叉公司首次发射了两颗试验卫星,据说后续更是计划将约4.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上。 不得不说,这相当无耻,完全就是冲着先到先得,占用轨道资源去的。 太空轨道一个萝卜一个坑,你占着茅坑不拉屎,后面的技术再先进,那也根本没有用武之地,这就是这个计划无耻的地方。 今天这次的“技术搬运”,除了是以牙还牙,还有孟浪准备加速“星座”计划的原因。 真要让人家捷足先登了,那自己还玩个屁的“星座卫星”? 你要上火星我举双手赞成,但是你想走我的路,还要让我无路可走,那就不能忍了…… 话说,这家伙的毛豆系列电动车听说卖的还真是挺不错的? 放卫星、移民火星、搞新能源汽车,听说还有脑机接口公司…… 别人投资的都是三五年之后的行业,这家伙玩的都是十几二十年之后的高科技。 正因如此,居然和自己的许多“未来计划”重叠了…… 我和你,就如同梦想和梦想的相遇? 孟浪忍不住唏嘘的叹了口气。 换一个立场,说不定还会是他的粉丝,不过可惜…… “只能说声对不住了……” 你没有做错任何事,只是世界……不需要你了…… …… 大洋彼岸。 “砰!” “饭桶!这就是你计划了大半年的结果? 你知不知道NASA的负责人都亲自打电话过来骂人了?我的脸面都让你丢尽了!” 前任CIA局长匹诺曹愤怒的拍着桌子。 被人打断会议紧急通知,才得知NASA的数个部门都出了突发情况,现在连网站都打不开了。 更让他愤怒的是,这一切的源头居然是自己提拔的得力干将搞出来的! 他已经不在CIA,但CIA却到处流传着他的传说。 连一把手都是他提拔的,在外人眼里,CIA几乎就是他的后花园。 现在自己提拔的局长捅了个大篓子,这让他的面子往哪儿搁? “对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